宏遠興業的永續韌性: 在關稅風暴、淨零浪潮與數位轉型中編織未來
過去三十年,企業在全球化浪潮下,多以「低成本」為唯一指南,如同大前研一在《民族國家的終結》中所述:「企業會在世界各地尋找最適合的要素,以最低成本生產,並將產品銷售到全球市場。」然而,貿易戰之後,單純的成本競爭已不足以決定勝負,誰能靈活調整產地布局,在關鍵技術與成本之間找到平衡,誰就能在國際舞臺上站穩腳步。

2025年夏天,美國正式對多項進口品項啟動「對等關稅」措施,全球供應鏈因此震盪。這波政策不僅是貿易爭端的一部分,更成為企業重新檢視供應鏈策略的催化劑。
宏遠興業的應對策略是:在供應鏈再平衡中,保有創新的靈魂,並以核心優勢、永續創新與智慧製造三大力量,編織出面對挑戰的全方位韌性。
一、核心優勢與因應策略:穩健布局與價值提升
宏遠興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源自三大核心優勢:
1.全球化布局:宏遠興業在臺南、上海、泰國、美國及衣索比亞多地設廠,不僅分散關稅風險,也能以全球廠區聯合製造、接力設計和技術快速複製移轉的機制,因應全球需求,快速調度產能、分產區交貨,此種全球運籌的創新營運模式,提供品牌顧客最佳的服務體驗。
2.高附加價值產品:宏遠興業專注於機能性、環保與創新布料,打造差異化產品,降低對價格的敏感度。從工作服、運動機能布到高端時尚面料,每一款產品都兼具技術性與美學價值,不僅提升客戶黏著度,也在價格波動的市場中保持穩定競爭力。
3.品牌合作基礎:長期與國際運動與時尚品牌合作,為宏遠興業建立穩定的訂單來源和共同開發的機會。例如,宏遠興業曾與知名運動品牌共同開發高功能性布料,結合撥水、防水透濕與環保材料,成功推出多款國際熱銷產品,增強品牌信任度,也為公司的創新提供資源與市場導向,使技術突破迅速轉化為商業價值。

面對美國對等關稅,宏遠興業採取多層面策略應對:
1.產地調整與分散化:靈活調度訂單至未受關稅影響的廠區,降低成本壓力,同時強化美國廠在地化生產,縮短供應鏈,以符合美國市場需求。
2.供應鏈與原料調整:開發多元原料來源,降低受關稅影響之比例,並與供應商合作推動低碳、環保材料,提升產品競爭力。
3.價值提升策略:加大研發投入,推出差異化高階布料,結合「永續、機能、設計」,打造品牌附加價值。
僅有供應鏈彈性還不夠,宏遠興業選擇與異業合作,打造機能×永續的創新突破模式:
1.半導體合作:將CMP回收廢料轉化為功能纖維,使布料具備抑菌、消臭、抗靜電及遠紅外線促進血液循環等特性,既解決科技產業的廢料問題,也提升紡織的功能性。
2.蚵殼尼龍開發:宏遠興業與誠佳科、遠東先進合作,將臺灣沿海廢棄蚵殼鍛燒後,製成新型尼龍6,6,不僅降低環境負擔,更具備抑菌、消臭與高達90%的遠紅外線放射率。
3.循環經濟纖維:宏遠興業與纖維大廠共同推出T2T snowman type side by side,結合玉米油PTT生質纖維,提供「T2T-ready」與「T2T-already」兩種選項,讓品牌在永續轉型上更具彈性。
這些跨界合作,讓宏遠興業從傳統布廠轉型為「材料解決方案供應者」,提高產品競爭力。
二、邁向淨零:T2T 循環經濟與低碳創新產品
在全球淨零排放的壓力下,紡織業不僅要追求生產效率,還必須關注原料來源與產品生命週期的碳足跡。宏遠興業承諾符合國際淨零趨勢,並以T2T(Textile to Textile)循環經濟為核心,推動布料回收再製,從源頭到產品落實低碳理念。
1.減碳措施
- 能源轉型:宏遠興業規劃「太陽能發電案場」、「鍋爐使用低碳燃料取代煤炭」、「汰換老舊設備,導入節能機臺」等三大策略,實踐淨零碳排。
- 回收再生纖維與減碳染整技術:整合回收材料,優化染整工藝,降低能源與水資源消耗。
- 建立循環材料平臺:透過閉環管理,將成品回收、解聚合,再聚合為新纖維,實現真正的「布料再造布料」。

2.低碳創新產品
- 「RE: NEO次代屏護斗篷」:榮獲iF設計獎與C-IDEA設計獎,兼具機能性、防護性與永續理念,展現宏遠興業結合研發、設計與永續的能力。
- Bio-Spandex系列:以玉米油或蔗糖發酵製成的生質原料,提高生質比例至70%,同時維持彈性纖維物化性與市場適用性。
- Bio2 PET系列:利用甘蔗渣等農業廢棄物製成聚酯纖維,並結合T2T概念,推出Bio2 HCR、Bio2+T400等系列產品,回應美國SB707法規與品牌永續需求。
宏遠興業同時在助劑、染整製程、閉環管理上積極創新,例如使用PFC-free撥水劑、檸檬酸抗菌劑及生質吸濕劑,讓每一道製程更環保,實現全方位的低碳承諾。
三、智慧工廠建設:效率、減碳與韌性提升
除了關稅與減碳挑戰,勞動力短缺也是紡織業面臨的重要課題。宏遠興業透過智慧工廠與數位轉型,結合5G、AI、自動化技術,提升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並加強供應鏈韌性。
- 智慧製造布局
全球人力成本上升與永續要求,使傳統生產模式壓力倍增。宏遠興業持續推動智能工廠,將數位技術與自動化融入生產流程,形成「智慧決策—高效率生產—低碳運營」的閉環。
- 智造技術措施
1.AGV無人搬運車系統:透過5G專頻網與AI視覺規劃路線,降低人力需求,提高物流效率,減少30%運送里程,取代5臺叉車及相應人力。
2.數位監控與大數據整合:透過即時數據,讓庫存管理與生產流程全面可視化,以利掌握每個生產環節,提升決策準確性與工廠韌性。
3.機臺維修管理平臺:結合QR code、行動裝置與Line推播,報修全面數位化,完修率超過95%,並可即時掌握備品狀況。
4.風險控管系統:放帳制度管理與應收帳款保險,逾放比率從80%降低到5%,改善幅度高達75%,提升資金回收效率。

- 轉型效益
1.減少能源消耗與碳排放:自動化流程與AI控制,降低浪費與排放。
2.提升生產效率與準確性:各環節均可即時監控與優化。
3.增強供應鏈韌性與即時反應能力:快速調整產能與排程,應對市場波動與品牌需求。
宏遠興業透過智慧工廠,不僅解決勞動力短缺問題,也在效率、減碳與韌性上建立明顯優勢,為全球品牌提供穩定且高品質的供應鏈服務。
三股力量,編織產業未來
無論是面對關稅風暴的供應鏈再平衡、淨零浪潮下的循環經濟創新,還是勞動力短缺帶來的數位轉型挑戰,宏遠興業展現出積極轉型、全方位韌性的姿態,以核心優勢、永續創新、智慧工廠三大力量,打造全球化布局、高附加價值產品、品牌合作信任、循環經濟與數位轉型的競爭壁壘。從異業結盟到跨國合作,從生質材料到循環經濟,從5G智能物流到大數據整合,宏遠興業不只是編織布料,更在編織一張面向未來的產業藍圖。
在全球局勢多變的時代,宏遠興業提供了值得借鏡的答案:真正的競爭力,不只是成本優勢,而是結合技術、永續與數位的全方位韌性,引領紡織產業邁向高值化與永續發展的未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