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安全衛生
為保障員工及承攬商的安全與健康,致力降低工作環境風險,維護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達到零工安事故、零傷害之目標
落實職業安全衛生管理
職業安全衛生政策與目標
遠東新世紀建立安全健康、舒適勞動的工作環境及持續降低職業災害率,制訂「職業安全衛生政策」,為安全衛生管理最高指導原則。我們以安全作業為首要考量,以「風險管理」及「持續改善」的管理準則,積極改善工作場所、製造設備及作業方法,保障工作者及利害相關者的安全與健康。
⇥ 職業安全衛生政策
職業安全衛生高層的支持與參與
遠東新世紀每季召開一次董事會,由總公司安全衛生處彙整「職安衛管理報告」於每次董事會上由各事業總部總經理向董事會報,2021年共計於董事會上報告四次。董事會執行監督審查及質詢,各生產據點依會議決議執行相關改善事項,以落實職安衛管理。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持續運行,截至2021年底,遠東新世紀共17個生產營運據點取得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ISO45001)之驗證,佔本報告書生產據點81%,佔員工涵蓋人數89%;位於台灣的生產據點皆100%通過CNS45001之認證。各生產營運據點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工作者參與、諮商與溝通、預防和減輕與業務直接相關之職業安全衛生衝擊等,皆依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之章節條文規定辦理,且每年皆通過第三方驗證機構之稽核查證,證書持續有效。
危害辨識、風險評估落實風險管控
遠東新世紀各生產據點之職業安全衛生風險管理政策及原則如下:
- 於引進新產線、新製程或新設備前依「變更管理程序」實施變更申請、風險自評、變更審查/ 主管簽核、啟用前評估與變更結案的流程實施管控。
- 針對相關原物料、產品、活動與服務等作業,其中可能造成工作者(員工及承攬商)傷害或設備損失的部分皆實施危害鑑別,並評估其風險程度。
- 依風險程度及資源分布建立改善目標,以改善硬體工程設施為優先,後再輔以行政管理(訂定方案或作業規範)等控制措施予以執行,並嚴格監督執行控制措施的落實度,有效降低危害的發生;管理機制的運作方式依據各廠區「危害鑑別風險評估及控制措施管理辦法」辦理。
- 針對風險管理各生產據點皆安排相關培訓課程,2021年總計開辦74個班次、總受訓1,674人,總受訓時數為4,703小時。
勞資參與,共建安全衛生工作環境
遠東新世紀於各生產營運據點設有「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為安全及衛生管理的最高審議、研議組織,設置三成以上席次的勞工代表,每季定期召開會議,負責研擬、協調及督導各廠安全衛生及健康相關事項,以落實安全衛生管理。
職業安全衛生為遠東新世紀勞資溝通的重點議題之一,本公司與員工簽訂的團體協議書或勞資會議及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議討論案中,均包含下列各項安全衛生項目:
- 提供個人防護裝備
- 實施勞資管理及勞資共同組成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
- 勞工代表參與健康與安全檢查、審查和事故調查
- 提供勞工工作相關的教育訓練
- 勞工申訴機制
- 拒絕不安全工作的權利
- 安排勞工定期健康檢查
- 遵守國際勞工組織規定
- 明定員工遇到健康或安全相關問題時解決的程序或制度
- 明定的健康安全目標,以及達成此目標的方法
各生產營運據點之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委員總數與勞工比例
生產營運據點 | 委員總數 | 勞工代表比例 |
總公司 | 11 | 36% |
新埔化纖總廠 | 24 | 38% |
觀音化纖廠 | 29 | 55% |
亞東綠材 | 16 | 44% |
觀音印染廠 | 36 | 44% |
湖口紡織廠 | 12 | 33% |
亞東石化(台灣)一廠 | 14 | 36% |
亞東石化(台灣)二廠 | 17 | 35% |
遠東先進纖維 | 12 | 33% |
亞東石化(上海) | 24 | 88% |
遠紡工業(上海) | 32 | 72% |
武漢遠紡新材料 | 14 | 43% |
亞東工業(蘇州) | 36 | 53% |
遠紡工業(無錫) | 23 | 70% |
遠紡織染(蘇州) | 61 | 98% |
遠東服裝(蘇州) | 25 | 52% |
遠東服裝(越南) | 10 | 30% |
遠東新服裝(越南) | 14 | 36% |
遠東紡纖(越南) | 36 | 33% |
日本遠東石塚 | 46 | 52% |
美國APG Polytech | 8 | 50% |
註: 1. 越南法規對於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之勞工代表席次無相關規定 2. 美國法規未規定事業單位須設置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 |
透過教育訓練植入安全衛生觀念
為確保每位同仁能夠熟知職業安全衛生法規,以及公司安全衛生管理機制,遠東新世紀定期提供同仁安全衛生培訓課程。2021年遠東新世紀安全衛生培訓課程之訓練總時數為82,514小時。
2021年安全衛生人員培訓統計
訓練類別 | 班次 | 受訓人數 | 受訓時數 | ||||||
年度 | 2019 | 2020 | 2021 | 2019 | 2020 | 2021 | 2019 | 2020 | 2021 |
安全衛生在職訓練 | 706 | 699 | 843 | 15,773 | 17,488 | 19,749 | 86,173 | 131,095 | 46,440 |
健康管理訓練 | 231 | 179 | 239 | 10,008 | 7,011 | 12,230 | 12,348 | 14,153 | 11,746 |
危害性化學品訓練 | 158 | 152 | 74 | 3,838 | 4,293 | 2,103 | 25,769 | 17,199 | 5,743 |
輻射防護人員訓練 | 15 | 15 | 24 | 230 | 184 | 201 | 416 | 416 | 363 |
緊急應變及個人防護具訓練 | 264 | 268 | 250 | 10,230 | 12,148 | 5,668 | 45,316 | 45,316 | 12,750 |
安全衛生內部稽核員訓練 | 23 | 26 | 41 | 619 | 377 | 214 | 3,193 | 3,193 | 769 |
風險管理訓練 | 36 | 29 | 74 | 465 | 2,216 | 1,671 | 4,226 | 4,226 | 4,703 |
合計 | 1,433 | 1,368 | 1,545 | 41,163 | 43,717 | 41,836 | 215,598 | 215,598 | 82,514 |
註: 1. 2020年受訓人數之統計為人次 2. 2021因COVID-19疫情影響,整體受訓時數下降,其中越南減少開辦「安全衛生在職訓練」大型班次課程,其他地區縮短需要人員聚集實際操作演練之「緊急應變及個人防護具訓練」課程,為減少主因 |
化學品安全管理
遠東新世紀各生產據點均參照化學品全球調和制度(GHS),制訂危害化學品管理辦法實施管理。
目前各生產據點對於化學品皆依下列重點管理:
- 從源頭管制,請購危害化學品時,要求製造、輸入或供應者,提供危害標示及安全資料表(SDS),資料異動時亦同。
- 化學品入廠驗收時,現場或使用單位,須依標示、SDS及相關規定進行驗收。擬定危害通識計畫並制訂化學品清單。
- 張貼危害化學品標示及備置SDS。
- 實施化學品分級管理(Chemical Control Banding, CCB)評估潛在暴露的程度(如使用量、散布狀況),進而採取相關風險減緩或控制措施來加以改善,若化學品之種類、操作程序或製程條件有變更,須於變更前或變更後三個月內,重新實施暴露評估。
中國大陸安全衛生環保消防小組
2021年因疫情,中國大陸安全衛生環保消防小組(簡稱SHEF 小組)改利用訪廠機會,展開各類安全培訓共計18場次、總受訓816人次、培訓總時數2,921小時,培訓結束後,SHEF小組持續推動並協助各廠區展開作業風險評估工作。SHEF小組2021年重點工作如下:
- 協調和促進遠紡工業(無錫)和遠紡織染(蘇州)建立屬地管理機制,分享企業安全文化之構建要素。
- 推動提報各類SHE事故/事件,完善SHE事故/事件管理。
- 積極分享安全傷害類事故和SHE的法律法規更新信息。
- 協助評估叉車作業的風險與隱患,改善叉車安全作業條件。
- 促進各生產據點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形成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之氛圍。
- 2021年持續編製SHEF雜誌(季刊),2021年發布4期,稿件來自於各廠區,內容專業、具參考性,包括各廠區分享優秀的管理經驗、職業安全衛生活動內容、雙碳專刊、工廠智慧化升級、工作感悟以及轉載外部有參考價值的文章。
強化緊急應變能力暨災害應變演練
為使事故發生初期能在最短時間裡啟動相關應變程序,降低廠區人員及產量損失;遠東新世紀各廠依廠區位居之地理環境、使用之危害性化學品、天災分布及法定傳染疾病(如COVID-19)可能引發之災害類型,進行危害鑑別與風險評估。評估後提出廠內控制措施,擬定各類型之緊急應變程序,並針對不同類型的災害,考慮其可能發生之頻率,進行緊急應變訓練及演練。
為了確保緊急應變的演練成效,各據點每年執行不同災害情境的防災訓練及演練,藉此檢視員工於意外災害發生時的應變處置能力、各項防護器具操作技巧及熟悉度。
意外事件或天然災害發生,各據點皆依所訂之災害緊急應變措施與通報程序處理。進行災害研判、通報相關單位或人員,立即進行搶救工作,並管制災害現場,以防止災害狀況持續擴大,並隨時研判災害危及人員、財物、環境的程度與控制,妥善處理,避免引發二次災害。事故單位於事後針對災害發生原因與改善對策進行完整檢討並提出報告後向相關單位實施宣導避免重複發生。
平時有計畫、有準備、有訓練,就能在發生異常狀態時予以處理,使其不致發展成為事故,當危機事件突發時,為能有效動員工廠內外人力、物力在制度化、系統化、組織化及效率化的處理搶救,避免危機擴大蔓延,期能將危害造成的損失減輕到最低程度。
職安衛管理智慧化
1. SHEFs智慧平台
SHEF 智慧平台為關係企業上海遠資資訊技術有限公司合作開發之系統,利用電腦、行動裝置取代原先紙本作業,收集各項生產數據及進行整合統計及分析,作為改善方案之參考。SHEF智慧平台涵蓋工廠運營的各項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內容,現階段已完成框架建設,逐步推進各項子系統的建設,包括:培訓、意外事件、應急、巡檢、人員/車輛定位、承包商管理、目標管理、文件制度管理、風險管理、變更管理、設備設施管理等等。目前在平台中已經開發完成的App包含MES+(智慧物流)、PTWs(安全工作許可證)、巡檢、隱患排查,另有教育訓練課程持續優化中。
2. 亞東工業(蘇州)安全管理「一網統管」
亞東工業(蘇州)開發「巡查App」系統,整合「工廠安全巡查、屬地自查、安全工作許可證」,打造網上巡查系統,能更有效地避免職業安全風險,防止重大事故的發生。系統實施後淘汰原值日(夜)主管的紙本巡廠登記及安環的紙本隱患通知單,日常巡查時發現的隱患,能透過系統第一時間通知責任科室主管,無論主管是否在公司,都能第一時間通知屬地責任人,實現防患未然的精神:發現更快捷、處置更及時、運轉更高效。
3. 新埔化纖總廠AI監控工安管理
透過AI 監視系統設定,人員有不安全動作發生時(如:操作吊車未帶安全帽),立即發出警鈴通知操作者,並同步發送給管理者,大幅節省人力及提高工安巡檢效率。
![]() | ![]() |
2021年職業安全衛生優良事蹟
1. 安全衛生公益推動- 觀音化纖廠「觀新E家族」
觀音化纖廠自2017年成立「觀新E 家族」以來協助政府機構推動職安衛管理事項,2021年推動事項如下:
- 2021年10月8日安全衛生技術中心及桃園市勞動檢查處指定觀音化纖廠參與於台中辦理之「核心家族企業教育訓練」,並擔任推動經驗分享講師。
- 2021年12月15日安全衛生技術中心及桃園市勞動檢查處邀請參與於台北辦理之「2021年後疫情職業安全衛生永續發展研討會」,並於「企業工作環境改善」議程中擔任經驗分享講師,講授工廠「局限空間作業管理」。
- 積極協助家族夥伴診斷職業安全衛生問題與提出缺失改善方案,截至2021年11月底止,累計診斷61件建議事項,並已有59件完成改善事項,改善率達96.7%,相較於2020年,建議件數減少18件,改善率明顯提升1.8%,顯示推動安衛家族計畫不僅可協助家族夥伴改善職業安全衛生問題,這些寶貴經驗同時具有促進本廠改善缺失之積極度及成效性。
2. 遠東新世紀獲勞動部職業安全署續聘為「TOSHMS 北區促進會核心幹部」
遠東新世紀連續六屆聘為職業安全衛生署TOSHMS北區促進會核心幹部,2021年協助職安署完成製作職安衛管理案例手冊,11月23日參與「三區促進會聯合大會」,代表TOSHMS北區促進會主講本年度案例手冊介紹,以善盡職安衛之企業社會責任。
3. 無災害工時紀錄
遠東先進纖維自1997年4月營運迄今24年未發生職業災害之失能傷害損失日數,累計至2021年11月達成950萬無損工安全工時記錄。同期間參加中華民國工業安全衛生協會「無災害工時紀錄活動」審核後發給紀錄證明;亞東石化(上海)的總安全時數亦於2021年年底突破900萬小時。
4. 遠東服裝(越南)獲頒安全保障優異證書
越南平陽省人民委員會及公安廳對2020年公司治理、治安、消防安全取得良好成績的事業單位進行表揚,遠東服裝(越南)在廠區安全管理上落實各項政策,2021年榮獲平陽省人民委員會及公安廳評為安全保障優異單位並獲頒證書。

工傷統計
遠東新世紀職業安全衛生以「安全零災害」為目標,重視每位員工安全及健康,並藉由推行風險評估、危害辨識、安全衛生教育宣導及公告、工作前工具箱會議及安衛主題月的推動,以提高員工的風險意識與安全知識。若不慎發生職安衛事故,除立即採取搶救措施,各生產據點皆採取下列程序執行改善,各項改善措施須於2個月內完成,硬體改善若涉及工程發包案件則應於3-6個月內完成。

2021年員工工傷事故統計

員工工傷統計
事業別 | 石化 | 化纖 | |||||
項目與性別 | 年度 | 2019 | 2020 | 2021 | 2019 | 2020 | 2021 |
工傷事故 (件數) | 男 | 6 | 4 | 0 | 22 | 35 | 44 |
女 | 0 | 0 | 0 | 2 | 7 | 8 | |
總數 | 6 | 4 | 0 | 24 | 42 | 52 | |
傷害率 (IR) | 男 | 0.26 | 0.16 | 0.00 | 0.40 | 0.62 | 0.76 |
女 | 0.00 | 0.00 | 0.00 | 0.04 | 0.12 | 0.14 | |
總數 | 0.26 | 0.16 | 0.00 | 0.44 | 0.74 | 0.90 | |
缺勤率 (AR%) | 男 | 0.08% | 0.08% | 0.08% | 0.22% | 0.11% | 0.09% |
女 | 0.01% | 0.01% | 0.01% | 0.12% | 0.03% | 0.06% | |
總數 | 0.09% | 0.08% | 0.09% | 0.34% | 0.14% | 0.15% | |
誤工率 (LDR) | 男 | 0.61 | 0.00 | 0.00 | 6.97 | 16.17 | 5.81 |
女 | 0.00 | 0.00 | 0.00 | 0.62 | 2.03 | 0.69 | |
總數 | 0.61 | 0.00 | 0.00 | 7.60 | 18.20 | 6.51 | |
因公死亡人數 | 男 | 0 | 0 | 0 | 0 | 1 | 0 |
女 | 0 | 0 | 0 | 0 | 0 | 0 | |
總數 | 0 | 0 | 0 | 0 | 1 | 0 | |
因公死亡率 | 男 | 0.00 | 0.00 | 0.00 | 0.00 | 0.02 | 0.00 |
女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
總數 | 0.00 | 0.00 | 0.00 | 0.00 | 0.02 | 0.00 |
事業別 | 紡織 | 合計 | |||||
項目與性別 | 年度 | 2019 | 2020 | 2021 | 2019 | 2020 | 2021 |
工傷事故 (件數) | 男 | 87 | 37 | 29 | 115 | 76 | 73 |
女 | 45 | 35 | 20 | 47 | 42 | 28 | |
總數 | 132 | 72 | 49 | 162 | 118 | 101 | |
傷害率 (IR) | 男 | 0.46 | 0.22 | 0.21 | 0.43 | 0.31 | 0.32 |
女 | 0.24 | 0.21 | 0.14 | 0.17 | 0.17 | 0.12 | |
總數 | 0.69 | 0.43 | 0.35 | 0.60 | 0.47 | 0.45 | |
缺勤率 (AR%) | 男 | 0.13% | 0.23% | 0.39% | 0.14% | 0.18% | 0.28% |
女 | 0.20% | 0.43% | 0.29% | 0.17% | 0.30% | 0.20% | |
總數 | 0.33% | 0.65% | 0.68% | 0.31% | 0.48% | 0.48% | |
誤工率 (LDR) | 男 | 7.43 | 4.26 | 3.02 | 6.75 | 6.55 | 3.38 |
女 | 5.27 | 4.56 | 1.80 | 3.87 | 3.53 | 1.30 | |
總數 | 12.70 | 8.82 | 4.81 | 10.62 | 10.09 | 4.68 | |
因公死亡人數 | 男 | 0 | 0 | 0 | 0 | 1 | 0 |
女 | 0 | 0 | 0 | 0 | 0 | 0 | |
總數 | 0 | 0 | 0 | 0 | 1 | 0 | |
因公死亡率 | 男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4 | 0.00 |
女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
總數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4 | 0.00 |
註: 1. 2019-2021年無嚴重的工傷事故(無法或難以於六個月內恢復至受傷前健康狀態)事件;對應於SASB化學業指標中之PSISR(Process Safety Incident Severity Rate)為0% 2. 2019-2021年無職業病事件 3. 傷害率(IR)=工傷事故總計÷工作總時數×200,000;對應於SASB化學業指標中之PSTIR(Process Safety Total Incident Rate) 4. 缺勤率(AR)(%)=缺勤天數÷工作總天數×100% 5. 誤工率(LDR)=誤工天數÷工作總時數×200,000,誤工天數不包括受傷當日及恢復工作當日 6. 因公死亡比率=因公死亡人數÷工作總時數×200,000 7. IR、LDR、因公死亡比率為每年50個星期,每星期40個工時計算每100名僱員的比率 8. 工傷事故件數包含死亡、永久全失能、永久部分失能、暫時全失能與紅藥水事件,不包含員工上下班交通意外事故;對應於SASB化學業指標中之PSIC(Process Safety Incidents Count) |
經統計分析2021年遠東新世紀各生產營運據點之職業災害無嚴重的工傷事故(無法或難 承攬商於公司生產據點工傷統計以於六個月內恢復至受傷前健康狀態)事件。職業災害類型以被切/割/擦/刺傷40件(佔比40%)最高,分析其造成原因以設備異常處理時員工安全意識不足、不清楚或輕忽危害因子為發生主因。為防止職業災害之發生,遠東新世紀針對災害原因提出預防對策如下:
- 尋找更安全的作業工具,設備設計防呆裝置
- 增加機械設備警告標示提醒作業人員
- 落實安全衛生動態查核及推動工作前預知危險
- 建構職安衛E 化或AI 智能化管控措施
- 加強員工安全衛生宣導,以降低職業災害發生率
遠東新世紀各生產據點2021年工傷統計結果,依產業別分析與台灣職業安全衛生署統計各行業別2020 年之失能傷害頻率及失能傷害嚴重率比較表如下。本公司石化總部2021全年無員工工傷事故,化纖及紡織總部雖失能傷害頻率高於同業,但均為輕傷害事件,失能傷害嚴重率遠低於同業。
生產據點工傷統計與同業比較
石化業 失能傷害 頻率 | 石化業 失能傷害 嚴重率 | 化纖業 失能傷害 頻率 | 化纖業 失能傷害 嚴重率 | 紡織業 失能傷害 頻率 | 紡織業 失能傷害 嚴重率 | |
台灣職安署統計數據 | 0.77 | 13 | 1.09 | 222 | 1.49 | 320 |
遠東新世紀統計數據 | 0 | 0 | 4.51 | 34 | 1.73 | 24 |
註: 1. 失能傷害頻率=(失能傷害總人次數×1,000,000)÷工作總時數 2. 失能傷害嚴重率=(失能傷害總損失日數×1,000,000)÷工作總時數 3. 比較基準為台灣職業安全衛生署2020年石化業、化學材料製造業及紡織業統計數據 |
承攬商於公司生產據點工傷統計
事業別 | 石化 | 化纖 | |||||
項目與性別 | 年度 | 2019 | 2020 | 2021 | 2019 | 2020 | 2021 |
工傷事故 (件數) | 男 | 0 | 0 | 2 | 1 | 3 | 3 |
女 | 0 | 0 | 0 | 0 | 0 | 0 | |
總數 | 0 | 0 | 2 | 1 | 3 | 3 | |
因公死亡人數 | 男 | 0 | 0 | 2 | 1 | 3 | 0 |
女 | 0 | 0 | 0 | 0 | 0 | 0 | |
總數 | 0 | 0 | 2 | 1 | 3 | 0 | |
傷害率 (IR) | 男 | 0.00 | 0.00 | 0.08 | 0.17 | 0.17 | 0.32 |
女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
總數 | 0.00 | 0.00 | 0.08 | 0.17 | 0.17 | 0.32 | |
因公死亡比率 | 男 | 0.00 | 0.00 | 0.00 | 0.17 | 0.17 | 0.00 |
女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
總數 | 0.00 | 0.00 | 0.00 | 0.17 | 0.17 | 0.00 |
事業別 | 紡織 | 合計 | |||||
項目與性別 | 年度 | 2019 | 2020 | 2021 | 2019 | 2020 | 2021 |
工傷事故 (件數) | 男 | 0 | 0 | 0 | 1 | 3 | 5 |
女 | 0 | 0 | 0 | 0 | 0 | 0 | |
總數 | 0 | 0 | 0 | 1 | 3 | 5 | |
因公死亡人數 | 男 | 0 | 0 | 0 | 1 | 3 | 0 |
女 | 0 | 0 | 0 | 0 | 0 | 0 | |
總數 | 0 | 0 | 0 | 1 | 3 | 0 | |
傷害率 (IR) | 男 | 0.00 | 0.00 | 0.00 | 0.07 | 0.07 | 0.14 |
女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
總數 | 0.00 | 0.00 | 0.00 | 0.07 | 0.07 | 0.14 | |
因公死亡比率 | 男 | 0.00 | 0.00 | 0.00 | 0.07 | 0.07 | 0.00 |
女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
總數 | 0.00 | 0.00 | 0.00 | 0.07 | 0.07 | 0.00 |
註: 1. 2019-2021年無嚴重的工傷事故(無法或難以於六個月內恢復至受傷前健康狀態)事件;對應於SASB化學業指標中之PSISR(Process Safety Incident Severity Rate)為0% 2. 2019-2021年無職業病事件 3. 工傷事故件數包含死亡、永久全失能、永久部分失能、暫時全失能與紅藥水事件,不包含員工上下班交通意外事故;等同於SASB化學業指標中之PSIC(Process Safety Incidents Count) 4. 傷害率(IR)=工傷事故總計÷工作總時數×200,000;等同於SASB化學業指標中之PSTIR(Process Safety Total Incident Rate) 5. 因公死亡比率=因公死亡人數÷工作總時數×200,000 6. IR、因公死亡比率為每年50個星期,每星期40個工時計算每100名僱員的比率 |
2021年12月4日亞東石化(台灣)二廠廢水池因故坍塌,造成4位承攬商送醫診療。
事故起因於氧化廠廢水收集池的真空泵於歲修期間與製程隔離而停止運作,池內存在可燃性液體揮發為可燃性氣體,未被抽出處理而積蓄於池內密閉的氣相空間。2021年12月4日池上方連通之原水管進行管線更新動火作業,該管線未進行與池內可燃性氣體的隔離,導致動火(氬焊)作業時引燃池內含有揮發性有機物而產生氣爆,結果造成池上蓋坍塌及計4位承攬商人員輕傷。其中1名人員因頭部前額外傷,住院觀察五天後返家休養,其餘皆當日就醫護理後返家休養。
針對本次事故,亞東石化(台灣)二廠執行相關改善及預防措施如下:
- 檢討提升動火作業核准層級
- 接收安全工作許可證前,應確認相關管路盲封隔離狀態
- 修訂廠區設備維修準備規則
- 對全廠區內廢水池重新進行危害辨識,張貼告示牌標示注意事項
- 進行停車風險評估,修正操作手冊
- 事故廢水池周圍新增固定圍籬欄杆避免人員誤入頂蓋,並張貼告示牌標示非經核准禁止進入
- 製作本事件教學案例進行宣導,加強人員安全意識
所有改善措施均於2022年3月31日完成。
落實安全與衛生管理為遠東新世紀重要承諾,對於不幸發生職業災害事故甚感遺憾,因此積極落實危害鑑別、風險管控及完善各項作業SOP,督導同仁確實遵守,列為2022年安全衛生管理重點,以避免事故再次發生。
員工健康照護與關懷
員工是本公司最重要的資產,本公司願意主動投入資源照護員工身心健康與促進職場健康,期望持續創造更安全、舒適且友善的工作環境給員工。
1. 一般健康管理
在健康職場促進上,遠東新世紀總公司、新埔化纖總廠及觀音化纖廠設有專屬健康管理系統,同仁可以隨時查閱個人歷年健檢報告,以掌控自己的健康狀況,並可於線上報名參加健康促進活動,健康管理系統亦提供健康醫學常識供同仁參閱,以強化同仁自主健康管理之能力。
除依據法規訂定完整之健康促進計畫外,透過健康管理系統分析比對歷年健檢後之結果,依異常類別及程度進行完整健康管控機制:分級、追蹤及醫療諮詢等,達到有效性、系統性且持續性的管理。執行過程中經由職醫及職護全方位的健康風險評估與管控,讓員工健康得到更完善的照護。
2. 特殊危害作業健康管理
對於職業病的管控,遠東新世紀各廠作業面臨之健康危害及管理如下:

3. 傳染病防制
遠東新世紀各生產營運據點2021年面臨之法定傳染病以COVID-19最為嚴峻,各廠管制辦法如下:
- 參照政府公告之防疫政策,定期召開防疫小組會議研擬防疫方向,進行滾動式調整
- 進廠需體溫量測及手部酒精消毒
- 進廠後除用餐外,皆須配戴口罩
- 鼓勵同仁接種COVID-19疫苗
- 執行異地辦公及分流用餐
- 建立健康關懷系統,要求同仁每日回報健康狀況
- 定期清點防疫物資
- 健康促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