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供應鏈管理
供應商管理政策提供採購單位以共同標準達成永續供應鏈管理
遠東新世紀產業橫跨石化、化纖、紡織等上中下游產業鏈,採購品項眾多,由聯合採購中心、各生產營運據點採購部門及各主原料採購單位負責供應商ESG 衝擊評鑑、篩選、管理與採購。
自2016年起,遠東新世紀每年申報前一年度綠色採購金額,截至2022年底,聯合採購中心綠色採購金額已累計超過139億元,並連續7年獲得台北市政府環保局頒發「民間企業與團體綠色採購計畫標竿單位」;亞東石化(台灣)綠色採購金額2021年與2022年合計1,554萬元,2022年榮獲桃園市政府環保局「民間企業及團體綠色採購績優單位」表揚。
管理政策
本公司各生產營運據點依據當地法規、生產需求,訂有供應商管理規範,原則如下:
1.要求供應商簽署《供應商社會責任承諾書》
為協同供應鏈達成永續發展目標,本公司要求供應商簽署《供應商社會責任承諾書》,分階段實施。
簽署《供應商社會責任承諾書》之供應商家數與金額佔比

註:
1. 簽署《供應商社會責任承諾書》之供應商家數佔比=簽署《供應商社會責任承諾書》之家數÷供應商總數x100%
2. 每年度交易供應商總數不同
3. 2022 年亞東石化(台灣)簽署《供應商社會責任承諾書》之供應商家數佔比為95%
4. 實施階段說明:
(1)第一階段:自2016年起實施,對象包括與原料小組(遠東新世紀)、聯合採購中心(遠東新世紀)、亞東石化(台灣)採購部門、上海採購總部(含亞東石化(上海)、遠紡工業(上海)、武漢遠紡新材料)及蘇州採購總部(含亞東工業(蘇州)、遠東服裝(蘇州)、遠紡織染(蘇州)、遠紡工業(無錫))等合作之供應商
(2)第二階段:自2020年起實施,對象包括與遠東先進纖維、聯合採購中心(亞東綠材)、遠紡織染(蘇州)、遠東服裝(蘇州)、遠紡工業(無錫)、遠東服裝(越南)、遠東新服裝(越南)、原料小組(遠東紡纖(越南))、遠東紡纖(越南)等合作之供應商
(3)第三階段:自2021年起實施,對象包括與日本遠東石塚及美國APG Polytech 等合作之供應商
2. 依循「採購作業規範」、「廠商評鑑作業辦法」等相關標準程序
本公司針對不同類型採購案件設定額外評估標準,於合約中訂定相關條款,確保供應商符合要求。
採購單位對新供應商進行書面或實地評鑑,將供應商分級作為選商標準。並偕同生產單位每年針對重大供應商進行評估,評估結果作為隔年度是否繼續採購之標準。2022年新供應商家數為1,439家,經過評估的家數為1,298家,評估比例為90%。
2022 年對供應商於環境、勞工實務、人權評估及社會評估的統計彙整如下表,若評估發現重大衝擊,視情節予以協助改善或終止合約。
2022年供應商評估面向與數量
評估面向 | 環境 | 勞工實務 | 人權 | 社會 |
被篩選供應商總數 | 4,765 | 4,833 | 5,380 | 5,380 |
鑑別出具有(或可能有)負面衝擊供應商數量 | 0 | 0 | 0 | 0 |
已改善供應商數量 | 0 | 0 | 0 | 0 |
終止合作供應商數量 | 0 | 0 | 0 | 0 |
註:
1. 環境評估包括預防污染、廢棄物處理及能資源耗用、化學品使用管理等;勞工實務評估包括員工職安、平等及訓練教育等;人權評估包括童工、強迫勞動及原住民權利等;社會評估包括貪腐、壟斷及詐騙等
3.優先採用當地供應商
本公司優先向當地供應商採購,促進當地經濟發展,並獲得更有效率的售後服務。
2022年當地供應商採購金額佔比
總採購金額當地採購佔比 | 不含主原料採購金額當地採購佔比 | |||||
2020 | 2021 | 2022 | 2020 | 2021 | 2022 | |
台灣 | 32% | 44% | 44% | 70% | 47% | 63% |
中國大陸 | 63% | 60% | 64% | 76% | 75% | 85% |
越南 | 60% | 18% | 19% | 60% | 44% | 67% |
日本 | 96% | 96% | 98% | 96% | 96% | 98% |
美國 | 93% | 74% | 91% | 93% | 63% | 43% |
合計 | 51% | 49% | 53% | 74% | 60% | 75% |
註:
1. 當地供應商定義為國內供應商。台灣、中國大陸、越南部分主原料無當地供應商
2. 當地採購金額佔比= 向當地供應商採購金額÷總採購金額x100%
3. 2021-2022年統計之主原料為對二甲苯(PX)、對苯二甲酸(PTA)、乙二醇(MEG)和生質乙二醇(Bio-MEG)及棉花(包括再生棉)
供應商議合
為確實掌控及監督供應商運行狀況,遠東新世紀透過多樣化的管道與供應商進行溝通。
- 於公司網站設置供應商意見反應信箱
- 每月收集供應商與承攬商狀況,進行溝通會議
- 每季舉辦供應商大會,表揚優秀供應商並進行交流
- 不定期舉辦供應商技術交流會議
- 攜手供應商推行提升雙方效能的合作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