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風險管理
「機會」與「風險」一體兩面,企業的發展機會,必定伴隨風險產生,2024年面對烏俄戰爭持續延燒、美國總統改選、中國大陸經濟下行及通膨疑慮尚未解除等諸多挑戰,健全風險管理機制更顯重要,唯有透過管理機制,方能降低營運風險、掌握發展機會,以實現永續經營。
為強化公司治理、建立健全之風險管理作業,以合理確保各項目標之達成,本公司於2020年11月12日經董事會通過訂定遠東新世紀《風險管理政策》,以確保本公司永續經營、降低損害及增進事業利益,於辦理各項業務時,應適當評估各項風險、機會,有效辨識、衡量、監督與控制各項風險,將可能產生的風險控制在可承受之程度內,以達成風險與報酬合理化之目標。
《風險管理政策》於2024年11月8日經董事會通過修訂,本次修訂重點為風險管理之組織架構。本公司風險管理組織架構共分三層,依序為各事業及行政部門暨其他相關單位、風險管理小組、內部稽核,並將相關權責訂於風險管理政策,若遇有突發性之重大風險發生,應成立相關應變小組,即時回應、處理各種風險狀況,確保遵循法令規定,將潛在損失與衝擊降至最低。
我們每月與董事會成員及高階主管召開各類定期會報,包括管理、銷售、產業經營、節能減碳等風險議題,確保董事會成員及高階主管的追蹤掌握與決策管理,並將風險管理指標納入績效考核評估項目。
本公司董事會為風險管理之最高決策者,並由董事會下之審計委員會及企業永續委員會監督各項風險政策及管理機制之運作,確保風險管理之有效性。
⇥ 風險管理政策
風險管理組織架構
第一道防線 | 各事業及行政部門暨其他相關單位 | 本公司各事業及行政部門暨其他相關單位應明確辨識其業務所面臨之重大風險,因應內外部環境及法令調整等變數,進行風險規劃,並執行必要之風險評估管理作業,定期向行政部門風險管理小組提供風險管理情形。 |
第二道防線 | 風險管理小組 | 本公司行政部門風險管理小組負責整體之風險管理,擬訂風險管理政策、架構及機制,建立質化與量化之管理標準。每月應定期檢視各單位依內部分工負責陳報之風險控管情形,審查風險管理相關議題,監控整體營運之風險管理執行與協調運作情形,並應至少一年一次向董事會提出風險管理報告。 2024年度風險管理運作情形於2024年11月6日審計委員會及2024年11月8日董事會報告。 |
第三道防線 | 內部稽核 | 本公司內部稽核單位透過內部控制制度評估各項作業風險,進行相關稽查作業,並於稽核報告中提供改進建議。 除上述組織外,若遇有突發性之新增重大風險發生時,致可能對公司產生重大影響之改變,則應成立相關應變小組以即時回應處理各種風險狀況,並與內外部相關利害關係人溝通,確保遵循法令規定及將潛在損失與衝擊降至最低。 |
重大風險鑑別與管理
遠東新世紀依循各部門辨識其經管業務中可能面臨的風險來源及可能發生的風險,相關因應方案與減緩措施可參考本報告書相關章節或遠東新世紀年報。
重大風險與應對策略
風險類型 | 風險描述 | 若未妥善管理可能造成的影響 | 應對策略 | 對應重大主題 |
財務風險 | 國內外利率、匯率波動、客戶信用等因素而造成對財務目標影響之風險 |
|
|
|
營運風險 | 因經營策略、國內外市場競爭、產業合作、政策法規變動等所造成之風險 |
|
|
|
環境暨減碳能源風險 | 因全球氣候變遷、地理資源、各國政府減碳進程、能源及相關財稅政策等所造成之風險 | 未妥善管理溫室氣體排放及能資源耗用、破壞生態系統、違反環境法規等,而面臨罰款、訴訟、抗議、抵制、市場壓力或競爭劣勢 |
|
|
企業永續風險 (ESG風險) | 環境、社會和治理(ESG)方面的表現未能達到利害關係人的期待所造成之風險 |
|
|
|
重大新興風險
新興風險 | 風險描述 | 對本公司的影響 | 減緩措施 |
地緣政治風險 | 2024年,國際局勢動盪,地緣政治更加緊張,中美關係摩擦加劇,全球領導人大規模更替,中國新一屆金融領導團隊上任。美國方面,川普2.0效應席捲全球,關稅、移民和「美國優先」政策對全球貿易、經濟和能源轉型帶來衝擊,正重塑全球市場與供應鏈格局。這些政治衝突不僅干擾貨物和技術的自由流通,更打亂全球化和國際貿易既有秩序,地緣風險的發展和變化拖累市場運行效率大幅下滑,對台灣整體經濟和安全有深遠影響,也一再衝擊企業過去穩定的營運模式,並徒增許多無謂成本 |
|
|
資安風險 | 隨著生成式人工智慧與自動化攻擊技術的快速發展,對企業日常運營構成嚴重威脅,特別是在數據保護和營運中斷方面。2024年度,本公司曾接獲重要資通訊合作廠商通報其部分資訊系統遭受網路攻擊,經評估可能涉及本公司合作相關系統,並可能有個人資料外洩之虞。隨著遠距工作、雲端技術的普及,這些威脅變得更難以預測和管理 |
| 本公司實施以下五項主要減緩措施:
|
風險管理原則、減緩與控制措施及鑑別與管理程序
本公司定義各項風險指標並透過定期持續的追蹤,掌握環境及法規等面向變動,內部會議定義出風險項目後,由專責單位評估其對公司造成的潛在風險及影響,並擬定行動方案,以專案方式進行應對監控,並定期呈報執行情形予最高治理階層。
.png)
風險管理機制
本公司風險管理機制主要包含風險預警制度、法令遵循制度、風險損防查勘專案…等,並定期執行員工教育訓練,建立風險意識,亦透過內控內稽制度進行風險管控,每月皆召開各類定期會報,包括管理銷售、產業經營、節能減碳等風險議題。
1. 風險預警制度:定期追蹤風險項目,預先提出因應措施
2. 法令遵循制度:定期執行法令遵循自評,降低觸法風險
3. 廠區損防查勘:定期執行廠區風險查勘作業,降低廠區營運風險
4. 風險管理教育訓練:執行教育訓練,提高員工風險意識
5. 內部控制制度:透過內部控制制度,進行風險之監督與管理
6. 定期會報:定期召開各類會報,確保各項風險議題獲得最高治理單位監督與管理
定期會報
2024年度風險管理運作情形於2024年11月6日審計委員會及2024年11月8日董事會報告。
■環境 ●社會 ◆治理
重要會議 | 頻率 | 對應面向 | 最高參與階層 | |
董事會議 | 董事會 | 每年四次 | ■ ● ◆ | 董事長 |
審計委員會 | 每年四次 | ◆ | 獨立董事及董事 | |
薪資報酬委員會 | 每年兩次 | ◆ | ||
企業永續委員會 | 每年兩次 | ■ ● ◆ | ||
專題會報 | 管理會報 | 每年一次 | ■ ● ◆ | 董事長 |
人力資源管理與發展 | 每年兩次 | ● ◆ | ||
研發相關專題報告 | 每年一次 | ■ ◆ | ||
事業總部產業策略研討 | 每年兩次 | ◆ | ||
預算審議 | 每年一次 | ◆ | ||
節能減碳 | 每年一次 | ■ | ||
例行會議 | 經營檢討會 | 每月一次 | ■ ● ◆ | |
銷售會議 | 每月兩次 | ◆ | ||
風險管理會報 | 每月一次 | ■ ● ◆ | 行政總部總經理 |